周易,筮书也。周官卜人,以八颂占卜词,即以八卦占筮词,因之别设筮人,掌三易,以辨九筮,使占人占易皆有成法。而惜乎其书不传,惟春秋諸传间存兩词。其在卜词,如陈敬仲奔齐,传所云:“鳳皇于飛,和鳴鏘鏘”是也;而在筮辞,则如陈敬仲初生,传所云:“观国之光,光逺而自他有耀”是也。今燋契不作,菙氏之卜词,可无问矣。独是筮闗周易,其词象变,占实出,羲文、孔子三圣所授受。故每著筮词,輒屈折幻眇,随其事之端末而言之,明明指之,鑿鑿。凡一十二公二百四十年间所载,其词具在,而并无解者。虽杜氏有注,孔氏有疏,义总未明了。即或焦贑、京房、虞氏、荀氏辈,偶一论及,亦且彼此卜度而不得领要,以致王弼邪说横行于世。
《周易》是一本关于占卜的书。周朝的官方卜占者使用八个颂歌作为占卜的言辞,这就是使用八卦来进行占卜的言辞。因此,另外设立了占卜者的职位,他们掌握三种变易的方法,以辨别九种不同的占卜情况,确保占卜者和占卜的方法都有一套完整的规则。但遗憾的是,相关的书籍没有传下来,只在《春秋》各传中保留了两个词。在占卜的言辞中,例如陈敬仲奔齐的传中所说的:“凤凰飞翔,和声鸣响”;而在占筮的词中,就像陈敬仲初生的传中所说的:“观察国家的光辉,光辉虽远但能照耀自己和他人。”如今不再进行燋契(古代占卜者用以灼龟的工具),菙氏的占卜言辞就不必提及了。唯独《周易》中的占筮,其言辞随着象征的变化而变,占卜的实际结果显现,这是由伏羲、孔子等三位圣人传授的。因此,每当记录占筮的言辞时,总是曲折隐晦,根据具体情况的起始和结束来描述,意指明确,确凿无疑。在过去的一百二十公元和二百四十年间记录的言辞都存在,但都没有解释。尽管杜氏有注释,孔氏有解读,总体上的意义还是不明确。即使焦贑、京房、虞氏、荀氏等人偶尔讨论这个话题,也是各持己见,未能抓住要点,导致王弼的异说在世间横行。
加上标点的文言文如下:
而宋人和之,且謂春秋筮辞统属附㑹,一似事后言状,增损之以欺后世者,不惟占筮亡,即周易亦亡。夫彖辞、卦辞犹筮辞也,圣人设卦观象以繋词,猶之刚柔相推,八卦相荡以玩占也。易以象为辞,而今反舍象而断词,易繋词以明占,而今反舍占而专求此卦词之字句。是词象变占不当并设而究其所为字句者,又仍无一解。何为涉川?何为即麓?何为战龙而乘马?即离日坎月乾金震竹,牛羊甲兵,井繘床胏
宋代的人对此进行了评价,认为《春秋》中的占筮言辞全部是附会的,似乎是事后加以描述,通过增减内容来欺骗后世的人。不仅占筮之术已经失传,即便是《周易》本身也已经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。《周易》中的彖辞和卦辞本质上也是占筮的言辞。圣人设置卦象并观察象征以连接言辞,正如刚柔相互作用,八卦相互影响以进行占卜。《易经》原本是以象征作为言辞的,但现在人们却放弃了象征而只断章取义。《易经》通过连接言辞来明确占卜,而现在人们却放弃了占卜而只专注于这些卦辞的字句。这种将词象变化和占卜一并设置并深究其背后字句的做法,最终没有一处是解释得通的。什么是涉过河流?什么是靠近山麓?什么是战斗中的龙而骑在马上?包括离卦代表的日、坎卦代表的月、乾卦代表的金、震卦代表的竹,以及牛羊、甲兵、井、绳床、铁等象征,这些都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解释。
凡易之观象而繋词者,全然大貿,而乃謂两传多事,即周官三易亦难以考据。将韩宣子来聘所称易象,春秋、周礼在鲁者,三书一并亡矣。予作仲氏易,就五易以衍三易,曰变易、曰交易、曰反易、曰对易、曰移易,且作推易始末,立十筮以括九筮,曰名、曰义、曰象、曰方位、曰次第顺逆、曰大小体、曰互体、曰时日气、曰数目、曰乘承敌应。及书成而易义明,即占易之法亦与之俱明。觉向时读诸传而茫然者,而今豁然,向之繹其辞,覈其事,以为必不能有是而闷然者,而今则实见其有是而畅然快然。此非三古以来数千年不传之秘,至今日而始发之乎?当说易时,亦稍存其说于卷中,而观者以为简约,多未备,且杂附难考。因专辑此书,名曰《春秋卜筮》,以幸存周官筮人之一线焉。
对于那些通过观察象征并连接言辞来解读《易经》的人,他们的做法是完全泛泛而谈的。他们认为《春秋》和《周礼》这两部传统文献中涉及的许多事项,包括周朝的三种变易方法,都难以准确考证。例如,韩宣子的来访所提到的《易经》象征,以及在鲁国流传的《春秋》和《周礼》,这三部书籍似乎都已经丢失了。我创作的仲氏易,是基于五种易的方法来扩展原有的三种易方法,分别是变易、交易、反易、对易、移易,并且创设了推易的开始和结束,建立了十种占卜方法来概括九种占卜,包括名称、义理、象征、方位、次序及其顺逆、大小形态、相互关系、时间日气、数字、以及乘承和敌对的应对。当书籍完成后,易的义理就变得明朗,占易的方法也一并清晰了。那些过去读过各种传统文献但感到迷茫的人,现在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,他们将通过细读文字、审查事实,认为过去认为不可能的事情,现在却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存在,感到畅快淋漓。这难道不是自古以来几千年未曾传播的秘密,在今天才开始揭露吗?当讲述《易经》时,我也略微保留了一些解释在书中,但观者认为这些解释过于简约,很多内容未涉及,而且杂附的内容难以考证。因此,我专门编撰了这本书,名为《春秋卜筮》,以期保留周朝卜占者的一脉传承。